2022年,呼和浩特榮獲“2022高質量發展十佳城市”稱號。成功獲批全國唯一的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乳制品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成功開通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成功獲得“十四五”首批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兩大物流領域“國字號”名片。
新時代,呼和浩特市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呼和浩特市將重點建設“世界乳都”、打造“中國云谷”、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持之以恒做大做強“六大產業集群”,厚植核心競爭力,努力把呼和浩特打造成為產業集群優勢突出的“發展之城”。
綠色農畜產品這張“名片”擦得更亮
走進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產業園,這里最大的亮點就是液態奶全球智造標桿基地。液態奶項目采用工業互聯網5GBIM技術,大大提升了液態奶灌裝速度,每小時可灌裝4萬包,是目前全球最快、自動化水平最高的灌裝生產線。在嬰幼兒配方奶粉基地,從原料預處理,到精密配料,再到包裝,近十幾道工序在一條封閉的自動化生產線上完成。工作人員只需控制大屏幕,通過中控控制一臺電腦,就可以精確控制工廠的每一條生產線、每一臺設備。
2022年,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液奶、奶粉、智造體驗中心、智慧牧場四大骨干項目竣工投產。蒙牛中國乳業產業園八期鮮奶、奶酪、低溫三大工廠建成投產,九期奶粉項目開工建設。乳業全產業鏈營業收入突破2200億元,同比增長10%。
從“一棵草到一杯奶”,從“田間到餐桌”,呼和浩特形成了“研發——生產——市場”全產業鏈條。
“我們采用目前世界最先進的馬瑞奧全自動屠宰機械人,產能達到650頭/小時,年屠宰加工生豬300萬頭。”內蒙古正大鴻業食品公司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2022年,全市農畜、奶業生產規模持續擴大,全市“四肉”總產量同比增長5.8%;與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相關的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398.4億元,同比增長13.7%。
蒙牛八期5G數字工廠智能化生產線
龍頭企業發揮帶動作用,項目建設有序推動。今年,呼和浩特將全力推進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實施重點項目94個。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開工建設液奶三期項目,推進奶粉二期項目建設,建成奶酪生產車間,加快18萬頭奶牛智慧養殖示范園區建設;蒙牛中國乳業產業園九期奶粉項目全面建成,加快推進正緣4萬頭奶牛牧場建設,開工建設圣牧低溫日產500噸乳制品等項目;建成投產盛健50萬只奶山羊、清水河5萬只奶山羊、賈國龍功夫菜超級中央廚房等項目;推動實施正大食品二期等項目,把綠色農畜產品這張“名片”擦得更亮。
電子信息技術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
在和林格爾新區,“云谷”兩個大字赫然聳立,與周邊集群式數據中心建筑相映成趣,這里建成運營、正在建設和洽談推進的數據中心項目有16個。建成后和林格爾新區數據計算存儲能力將實現倍增,達到500萬臺,將成為全國最大的數據中心園區。
新區建成開通了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啟動建設了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節點——和林格爾數據中心,中國銀行總行金融科技數據中心主體完工,中國農業銀行、內蒙古農信社、移動二期、電信二期等數據中心以及新華三中央實驗室等項目全面開工,華為云和林格爾數據中心、交通銀行數據中心、超聚變服務器等項目簽約落地,2022年,呼和浩特市電子信息技術產業步入了發展“快車道”。全市與電子信息技術產業集群相關的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6.5億元,同比增長1.9%;利潤總額為10.0億元,同比增長16.7%。產業集群投資增長達1.9倍,是“六大產業集群”中投資增速最高的產業集群,發展動力強勁,發展潛力十足。
在和林格爾新區中國銀行金融科技中心項目施工現場,項目建設正在井然有序地進行中。“項目分三期建設,總投資約113億元,是中國銀行實現‘均衡分布、兩翼齊飛、多點多活、綠色智能’的新一代基礎設施布局的重要舉措。”中國銀行內蒙古分行園區建設辦公室主管楊楠介紹。
以實干抓項目,以項目促發展。今年,呼和浩特將全力推進電子信息技術產業集群,實施重點項目49個。推動中國農業銀行、內蒙古農信社等金融數據中心主體完工,中國銀行總行金融科技數據中心投用;加快移動二期和電信二期數據中心、新華三中央實驗室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華為云和林格爾數據中心、交通銀行數據中心、中國建設銀行數據中心、國家氣象局西部算力中心、超聚變服務器、并行科技內蒙古新型算力基地等項目;推動聯想數算產業園、阿里智算中心、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內蒙古大數據交易中心等項目落地,建設名副其實的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北方算力中心。
新材料和現代裝備制造產業不斷壯大
走進內蒙古華耀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單晶拉制車間內,近300臺單晶爐正滿負荷運轉。不時有工人穿梭其中查看顯示屏,隨時了解每一個單晶爐內單晶棒生產進度。
作為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家新材料和裝備制造龍頭企業,內蒙古華耀光電科技公司緊跟市場需求,加大創新力度,做大做強硅產業。
經過不斷發展,呼和浩特市新材料和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產值增速和營業收入增速呈雙高,在全市工業經濟中屬于成長最快的產業集群。2022年,新材料和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3.5%,占“六大產業集群”投資總量的26.2%,居“六大產業集群”投資之首。
產業增長勢頭強勁,有力支撐工業發展。2022年,呼和浩特市新材料及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以打造“中國硅谷”為核心,以中環產業園為主要集聚區,建立了以中環為鏈主,鑫華、鑫環、歐晶、中晶、歐通等多家企業參與的產業聯盟,引進配套企業推動產業鏈向下游光伏裝備延伸,新增簽約項目23個,13個已落地。實現產值為738.6億元,同比增長59.4%;營業收入763.6億元,同比增長56.1%。
呼和浩特市硅材料產業已形成明顯的規模優勢和技術優勢,以硅材料產業為核心的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產值達26.0%,同比增長60.0%;單晶硅產量達21.9萬噸,同比增長5.3%,進一步實現由光伏材料產業基地向“中國硅谷”的轉型突破。
今年,呼和浩特將全力推進新材料和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實施重點項目52個。推動鑫環10萬噸顆粒硅、鑫華1萬噸電子級多晶硅、中環領先半導體二期、中晶高性能碳纖維及氫氣瓶、遠景智能制造產業園、開沃新能源汽車等項目建成投用;開工建設正泰智能制造、華耀三期、福明光伏智能制造產業園、天皓60萬噸玻纖制造、國佳納米硅碳負極材料、中鋰三期、圣釩四期等項目,讓新材料和現代裝備制造產業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
生物醫藥產業迅速成長
機械手臂繁忙作業、疫苗灌裝實現自動化、生產數據被實時記錄在大屏上,金宇生物公司運用5G、人工智能技術,給疫苗生產線裝上了智慧大腦。
生物醫藥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呼和浩特市傳統優勢產業,是在新興產業中發展基礎較為深厚的產業之一。呼和浩特市擁有全球最大的口蹄疫疫苗智能制造基地,其中金宇保靈口蹄疫疫苗的國內市場份額連續多年排名第一,并形成以血清、培養基生產為配套的產業供應鏈,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特色突出。
2022年,金達威輔酶Q10擴建、金宇共立寵物疫苗、華希生物動物疫苗等項目正式投產,金河佑本動物疫苗生產基地一期工程試生產,博暉生物技術產業基地、大唐藥業健康產業園、金河生物高效金霉素等項目加快推進,呼和浩特市生物醫藥產業迅速成長。全市與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相關的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3.4億元,產值61.4億元,其中獸用疫苗、動物血清等生物醫藥行業產值38.4億元;中蒙藥制造業產值3.3億元。
相關項目加快推進,產業集群成長空間大。今年,呼和浩特市全力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實施重點項目32個。建成投產博暉創新生物技術產業基地、金河生物高效金霉素、科拓食用益生菌、大唐藥業健康產業園等項目;開工建設雙奇藥業生物智能制造產業園、金宇獸用疫苗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溢多利生物酶制劑、中牧生物大環內酯、普澤生物國家益生菌產業示范園、蒙藥制劑中心等項目,讓生物醫藥產業在全區、全國都享有名氣。
現代化工產業“能化一體”轉型加速推進
走進久泰新材料公司年產100萬噸乙二醇項目裝置區,機械設備隆隆作響、漫天水汽蒸騰繚繞與寒風凜冽的天氣形成強烈對比。在這里,上游的合成氣依次通過合成裝置和精餾裝置,“變身”成為乙二醇的中間產品。
作為自治區及呼和浩特市重點工業建設項目,內蒙古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00萬噸乙二醇項目已經進入正式的試生產階段。后續將繼續推進聚甲醛、聚乙醇酸、新型精細化學品延鏈補鏈一體化項目、液態氫等眾多項目,使產業鏈、價值鏈不斷延伸。
呼和浩特市現代化工產業集群已形成以石油煉化、煤化工、天然氣化工、氯堿化工為支撐的產業體系。除了久泰100萬噸煤制乙二醇項目建成投產外,2022年,總投資48億元的旭陽制氫項目投產,興泰30萬噸BDO、蒙聯化工30萬噸液化氣深加工等項目開工建設,中石油呼石化和中海油天野化工實施戰略重組。現代化工產業集群完成投資占“六大產業集群”投資總額的20.0%,在“六大產業集群”中投資額排第二位,有效帶動現代化工產業轉型加速推進。
今年,呼和浩特市將全力推進現代化工產業集群,實施重點項目19個。以高端化、綠色低碳發展為目標,著力打造現代煤化工產業鏈和現代焦化工產業鏈,橫向、縱向雙延伸。全力推動旭陽300萬噸焦化及制氫、久泰100萬噸煤制乙二醇、中石油呼石化500萬噸煉油等項目達產達效;建成投產三聯化工電石爐搬遷技改、天泰化工升級改造等項目;加快建設興泰30萬噸BDO、蒙聯化工30萬噸液化氣深加工等項目;推進實施中石油呼石化聚甲醛升級改造、興泰丁內酯等項目,走出一條現代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的新路子。
新能源產業投資增勢迅猛
在和林縣羊群溝鄉,一臺臺“白色巨人”迎風緩緩旋轉,上頭是風力,到了腳下就變成了電力,這是內蒙古龍源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建設的風電場,這里共有66臺新能源風力發電機組,每天發電量約為60萬度,相當于100個城市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呼和浩特市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充分發揮清潔資源優勢,深入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的綠色清潔低碳轉型。2022年,遠景40萬千瓦碳達峰先行示范基地、天能重工15萬千瓦風電項目基本建成,金山電廠二期擴建項目3號機組成功并網發電,大唐200萬千瓦新能源打捆外送項目全面開工,呼和浩特抽水蓄能電站二期上報國家能源局審核,清潔能源產業迎來了重大發展良機。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持續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及其配套產業。新能源項目抓緊布局,發展潛力凸顯。武川縣碳達峰先行示范風儲基地項目、大唐和林格爾牧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黃河一帶廢棄礦山綜合治理及未利用地生態修復300MW光伏電站項目等一批大型項目加快建設。2022年,全市清潔能源產業集群投資增勢迅猛,同比增長1.6倍,占“六大產業集群”投資的17.6%。
今年,呼和浩特市全力推進清潔能源產業集群,實施重點項目42個。建成投產大唐200萬千瓦新能源打捆外送、清水河聯合新能源光伏發電、呼市熱電廠靈活性改造等項目;開工建設金山電廠三期、呼和浩特抽水蓄能電站二期、中電儲能獨立共享儲能電站等項目;推動清水河抽水蓄能電站納入國家規劃;推進實施贛鋒鋰業10GW鋰電池、三一重工新能源重卡等項目,打造全區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新樣板。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youfunjy.cn
400806-3768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鄂 爾多斯東大街銀聯大廈13層